專欄觀點126
表演藝術37
點讀華山384
【觀點X吳碧容】身體的密碼 飛舞的語言
專欄觀點126
表演藝術37
點讀華山384

肢體語言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也能作為理解人心的鑰匙。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說「動作不會說謊。」在直覺的判斷下,人們相信身體動作甚於言語,比方說不敢直視眼睛的稱讚,真誠度叫人質疑;又或者垂頭喪氣者所說的快樂,言語還是姿態更讓人信服?肢體從來都是內心的外顯,是傳達與溝通的媒介。

因著溝通與繁衍的需求,舞蹈成為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在東方,舞蹈起源的推論之一,即是祭典中的巫師為上達天聽與神靈溝通所作出的動作,稱為「巫舞」。此外,雄性為求偶創造出炫耀的動作,至今我們仍能從動物行為中看到。而西方所定義的「dance」,具有延展與張力的意思,換句話說,誇張極致的身體動作才能稱為舞蹈。總結東西方的起源說,舞蹈可引申為展示與通溝所發展出的一種極致身體藝術。

延展的腰身、絢爛的迴轉、奮力地跳躍,向來都是賞心悅目的身體表現。小孩因喜悅而手舞足蹈,天真討喜,融化人心;電影裡的舞蹈,往往具備浪漫催化或勵志激昂的作用;更不用說盛大慶典,絕對缺少不了一支能夠帶出同歡凝聚的團體舞。舞蹈,為平凡無奇注入了能量與氣息。

 

即使如此,作為一個舞蹈工作者,卻經常被問到「怎麼看懂現代舞?」

溝通是基於理解所產生的對話形式,也是根基於經驗與想像辯證的哲學問題。看懂劇情是一種理解、感受情境是一種理解、欣賞到美感趣味也是一種理解、喚起深處的記憶更是一種理解、讓頭皮發麻、雞皮疙瘩掉滿地…,則是更高境界的理解。「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作品,向來都是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藝術家耗盡一生的心力所追求的,是直探感官的境界,理解與否看似溝通的阻礙,但卻也能當成拓展觀演經驗的契機。

平凡物件在創作者的想像力下,能產生了超凡的意義。如2020相遇舞蹈節《共創》的編舞家林依潔在作品《非飛人》中,運用高空彈跳繩索,讓舞者暫時掙脫地心引力,延長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與高度,產生觀賞的趣味外,更提問了自由與限制的關係;編舞家王榮祿作品《波麗露身體工作坊》以一只紅色塑膠袋,引導未受舞蹈訓練的民眾或吹、或捧、或發出聲響,參與者自然地投入樸質可親的樣態,與後現代舞蹈所倡議的「人人都會舞蹈」不謀而合,而那只平凡無奇的塑膠袋,在身體動作的作用下,成為夢想、玩具、火花的隱喻。還有編舞家林廷緒透過田野調查,轉化民間道士儀式性動作成為純粹的舞蹈,以作品《紅頭裡的金烏雲薦》遊走在民俗信仰與舞蹈藝術之間的界線。藝術的創意,讓劇場成為想像飛馳的富饒之境。

舞蹈,為溝通而生,為展示而存,超越語言與文字,翱翔在其未竟之所。

 

==================================================================================

吳碧容Wu, Pi-Jung

三十舞蹈劇場團長、相遇舞蹈節策展人、媽媽。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畢業,從事舞蹈工作三十年。

跳舞、編舞、教舞、寫舞、說舞,以舞維生,是一生的舞蹈人。

==================================================================================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觀點X謝馨慧】創新創業品牌之路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玩一場「動靜皆宜」的好故事 專訪插畫家小油画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走在未來經典的創作路上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新旺集瓷傳承四代|重塑品牌 讓鶯歌陶瓷再度迸放火光
點讀華山
起風了,一陣關於自由的風|2018 華文朗讀節主視覺拍攝側記
專欄觀點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觀點XCROTER】(不要) (不要) (不要) 是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