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撼動可愛的標準,創造不一樣的想像|專訪插畫家曹恩慈
點讀插畫58
點讀華山384

=========================================================================

畢業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數位遊戲動畫設計學系,曾榮獲「時報金犢獎-技術類美術設計」銀犢獎,擅長透過代針筆創作出充滿黑色幽默與嘲諷風格的插畫。經營粉絲團「慈的插畫部屋

=========================================================================

 

看似熟悉的畫面卻有著不太一樣的構成,無論是被移位的五官、宛如禪繞畫的線條,或充滿眼球的背景等超現實圖像,插畫家曹恩慈的每幅創作都能引人驚奇。本以為,這會是一位不苟言笑、抑鬱高冷的插畫家,但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位展現出親切和善、表明自己喜歡可愛小物的萌妹。這不明表裏的落差,不禁讓人好奇這位女孩,在其腦海與筆下的深邃宇宙中,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幻想能量?

 

作品就是我的捕夢網

「我的靈感大多都來自於『夢境』。從小我就非常會做夢,每個睡眠階段幾乎都會產生出3到4個夢境;而且我的夢都非常奇怪,甚至還做過夢境中只有文字的狀態。所以我習慣在床旁放一本筆記,一醒來就立刻將夢境速寫下來,當作未來的創作題材」,插畫家曹恩慈談起她如何創作出這些「非日常」圖像時,她口中的夢境就像靈感池一般,彷彿有著不可言喻的神秘能量。

圖說:曹恩慈坦言有許多插畫靈感都是來自夢境,有時是動態畫面,有時卻只有純文字。

就像她為本期《點讀華山》所繪製的封面插畫,也是取材於她的夢境。「在夢境中的這個海底,我是那顆很固執的珊瑚頭,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的活著,但某天突然有一隻魚闖入,游進我的眼裡,不斷跟我說話,打亂我原有的平衡……。醒來後,我試著換個角度思考,或許不是牠闖入我的世界,而是我剛好擋在牠的前方,剛剛好地碰在一起。就彷彿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一樣,很多時候,就是剛剛好彼此碰到了」。而這些不同夢境的觸發,讓她有著顯然異於常人的創作風格,既魔幻又充滿寓意。

 

無法標準化 才是我定義的可愛

回想起來,在創作中常出現一些扭曲或錯置的人物五官,這或許與曹恩慈小時候有嚴重的「臉盲」有關,她常常一轉頭就忘了剛剛那個人是誰,甚至還被同學說過「為什麼每次暑假過後,你都變得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她才驚覺,如果不是藉由衣服、鞋子等外在特徵讓自己分辨誰是誰,只單憑臉孔,自己幾乎完全無法留下印象。於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影響到自己的交友與生活,她便強迫訓練自己要能找出別人的特徵,並藉由將其特徵放大、調整後,創造出屬於自己對於這個人的記憶點,順便改善「臉盲」的毛病,沒想到竟然變成創作的風格之一。

圖說:作品中可以看見許多扭曲的人物和錯置的五官,曹恩慈表示這和小時候的臉盲有關。

這些不太一樣的臉孔與表情,對曹恩慈來說是非常熟悉、正常且習慣的樣貌,「我覺得我在美的感受上比較特別一些,對我來說,這些扭曲、錯置的樣貌型態是很美的,但身邊有朋友也曾誤以為我想要向恐怖畫風邁進。不過這完全不是我的初心,我只單純覺得自己畫出這些有特色的形象,十分可愛有趣,雖然也常有人會說,這些圖像讓他覺得恐怖(笑)」

這樣充滿自我風格的創作,也為曹恩慈找到一群能理解她黑色幽默的粉絲,就像她曾發表過一張「魚正在吃著自己身體」的插畫,她在圖說文字寫著「似曾相似」。原以為,這樣的詼諧創作,可能又會被說成好恐怖,但沒想到有許多馬來西亞的粉絲傳訊息給她說:「這是我看過最可愛的圖了,一條吃掉自己的魚,好可愛喔!」

圖說:黑色幽默的獨特畫風,搭配一小段文字,既魔幻又充滿寓意。

不一樣又怎樣

這些強烈的個人風格,雖然獲得死忠支持者的擁護,但她不免也曾受到讀者的質疑,甚至師長還曾經評論過「這些東西太黑暗了,沒有市場!」,有網友還說「心裡有問題的人才會畫這種畫」。當然,偶爾會因此有些動搖,但創作本來就不是一個標準化量產的過程,所有堅持,都是為了形塑自我風格的養分,因此對於無法理解的人,也無須多做解釋。畢竟在分眾崛起的時代,想討好所有人,本就是緣木求魚,展現創新與創意,才是創作者不能捨棄的責任。這樣的信念,經過「時報金犢獎」的銀獎肯定,也讓曹恩慈更加確認,雖然不確定自己獨特的風格是否能被大眾接受,但她肯定自己最愛的就是畫畫,未來也會用盡全力地畫好每一張圖,哪怕它有多不一樣。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向群眾募資!美好的事物大家一起完成  嘖嘖zeczec:歡迎每一位前來挑戰的提案者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找到創作能到達的地方|專訪插畫家「子琁,沒有方的琁」
專欄觀點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觀點X劉耕名】嘿!我需要一支形象影片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用音符,譜寫故事裏的畫面與詩意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細細品嘗每次的相遇 黃阿瑪相遇十週年小店鋪
點讀華山
釀出品牌況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