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Jun 01, 2018
王嘉納X王榮文|一個鼓勵,便足以影響一名孩子的生命 | 華山會客室
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Jun 01, 2018

每年華山有1500場活動,每一場活動都各有特色。其中,有一場活動最令人動容,那就是王嘉納老師所帶領的花蓮玉東國中木工班「玉東卡本特」展覽。這些來自花蓮玉里的偏鄉孩子,在王嘉納老師的指導下,做出一件件純樸又細膩的木工作品,如同他們真誠樸實卻又歷經淘洗的成長過程。曾經獲得國際金牌的王嘉納老師,是怎麼踏上偏鄉教育這條路,又在這條路上看到什麼困境和希望?讓我們聽他娓娓道來。

這一路上,其實我也不斷地在計算自己的人生,進高中後開始當木工選手,把自己專業能力提升起來,所以在高中三年級我就得了全國的第一名,隔年正式考上台北工專(現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主修傢俱設計。在專科二年級的時候,我其實相當煩惱關於兵役與未來就業的問題,同時也不斷的想如何可以在台北待得更久,所以我就出來選國手參加國際比賽,也在贏了比賽後,很順利的考進師大。

讀師大就代表我有五年的時間不用擔心兵役的問題,所以那段時間我不斷在外面接案,做室內設計、傢俱設計,持續的接單、賺錢、參賽,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公開的場合曝光,累積自己的能力與案源。讀到第五年要去外面實習,那個時候我還是持續為自己算計,我想,把自己安排到高中任教,因為高中的小孩比較好教,又還有教官幫忙一定比較輕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後被分配到了國中,但我安慰自己,反正才一年混一下就過去了,加上在台北那幾年真的很少回家,所以在填志願的時候就填了跟家裡算是比較近一點的玉東國中。

 

王榮文(以下簡稱文):本月的華山會客室,我很榮幸的邀請到花蓮玉東國中的王嘉納老師。這麼名字可能對某些人仍屬陌生,但王嘉納老師在木工技藝上可是國際有名,他不僅拿到台灣全國技能競賽木工家具類的金牌,更獲得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技能競賽家具木工雙金牌,原本的前途似錦,可以朝向木工藝師的方向前進。但令人敬佩的是,他捨棄了這些光環和充滿錢途的機會,甘願待在花蓮玉東國中,以自己的技術和知識,幫助在地的偏鄉學生。你原本只打算在玉東國中待一年,但如今已留了22年,我想請你分享一下這個過程?

 

王嘉納(以下簡稱嘉):我是在比較窮困的家庭中長大的,所以我從小就一直希望能夠擺脫貧窮,當時的老師鼓勵我,好好學木工,將來去做室內設計、做裝潢就可以賺大錢,因此我不管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上都比同學還要更努力。

圖說:王嘉納老師年輕學習木工    圖片提供/王嘉納

圖說:王嘉納老師獲得金牌獎項肯定。 圖片提供/王嘉納

從台北返回玉東,看到當時的自己

到了玉東國中,我才看到那些孩子殘酷的生活。因為當老師需要去家訪,我認識了學校孩子的生活之後感觸很深,那些孩子不就是當年的我嗎?

偏鄉孩子,如果沒有人幫助,幾乎沒有任何機會能夠翻身。一個小孩得到的資源那麼稀少,少到連自己的未來可以是什麼都不知道。其實我好幾次想要捂著臉,不去看那些殘酷的事情,不去管這些學生。但想到如果當初我的老師沒有如此無私地在假日時陪我、訓練我,我怎麼會有今天的成就?

 


"這個木工班,就是為孩子們的學習作分流,讓孩子們從唸書之外取得成就感"


 

在我即將完成實習,要準備去服兵役的時候,有個孩子問我,老師你什麼時候要走?他問完我就哭了。這些孩子把你當成是家人,當作是他們生命中可以倚靠的支柱,但我們卻如此雲淡風輕的把他拋下,讓他成為你人生的一個風景。其實在當下我也很掙扎,想說是不是就不要理他,可是一個衝動,我就跟這個孩子說:「我不會走。如果我要走,我也一定把你帶畢業。」然後這個承諾,就讓我開始留在玉東陪辦這些孩子。

 

用木工技藝,讓孩子找到書本之外的成就感

文:經過了這些心理轉折之後,你是怎麼開始幫助這些國中生?

 

嘉:我先從我會的來幫助這些孩子。在台灣,每個學校都有工藝教室,但台灣的教育普遍都偏重智育,各校的工藝教室都逐漸被當成倉庫,當時玉東國中的工藝教室就是這樣。

我把工藝教室整理起來,買一些便宜的材料,拿著原本教室就有的雕刻刀,讓學生學習做比較小型的雕刻、檯燈等。很多孩子都會在下課的時候過來學習,我發現原住民小孩雙手非常靈巧,在工藝課上表現得非常好。但是當時社團或工藝課不是一個正式的課程,所以資源非常的稀少,很難有系統地教學,更遑論設備、材料等等其他需要費用的環節了。所以我開始萌生設立木工專班的想法,在我任教後第13年後時機成熟,便跟當時的校長一起創立了玉東國中木工技藝班。

 

文:那為什麼要隔十二年才成立木工班,以及有了木工班以後,這些孩子出現了什麼樣的改變?

 

嘉:我前面十幾年的時間都花在寫補助申請,用目標一年買一台機器來慢慢湊,雖然金額不大,一百多萬而已,但也湊了十二年。有了木工班後,我覺得最起碼,這些孩子對學習不再那麼消極。原先課堂上的學習,他不感興趣,卻又只能呆坐在教室裡面,這些時間都都浪費掉了。我一直希望,有一天台灣教育可以分流,像德國、瑞士一樣,讓有潛力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朝特殊專業發展。

所以這個木工班,就是為孩子們的學習作分流,讓孩子們在唸書之外取得成就感。一方面希望他們學習製作技巧,培養一技之長;一方面透過展出,讓他聽到民眾給他們的鼓勵跟肯定。孩子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你不會讀書就是沒用、廢物啦,可是在展出時,台北的民眾卻告訴他「你們很棒」。這些孩子在課堂上永遠都是挫折的,但在展場中,他們找到了成就感,找到了自己可以奮鬥的目標。

當時第一屆的孩子們要在花蓮展覽的時候,我看到孩子們把工廠清理乾淨,把自己的傢俱作品擺在工廠裡面,自己在那邊欣賞。這些孩子其實沒有一個幸福的家,很多孩子沒有書桌,有的甚至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可是這些漂亮的傢俱會讓孩子覺得他擁有一個家。在那個瞬間,有了一個可以投射成自己的家的地方,他們看到了那個景象,而那個景象離他們不遠,是他們可以靠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這種幸福感,可以影響他們一輩子。我也希望,未來這些傢俱,能夠為這些孩子自己以及更多人創造幸福

圖說:一年一度的華山展覽,已經成為玉東國中學生每年不變的約定,學弟妹也會因為不想丟學長姐的臉,更加努力準備作品。圖片提供/王嘉納

圖說:木工講求細節精準,透過木工班的學習,培養孩子的耐性與專注力,一年木工班的訓練下,玉東國中的孩子獲得自信與未來目標。 圖片提供/王嘉納

圖說:王嘉納老師鼓勵學生當一個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人,將展覽特定作品收入捐贈。 圖片提供/王嘉納

投資一個孩子,就是在投資一個家庭

文:關於這個木工專班的未來,你還有什麼想法嗎?

 

嘉:有兩件事情我可以分享。一是我想讓這些原本是接受別人資源的孩子,也可以創造資源去幫助別人。所以我們後來為畢士大教養院和黎明教養院募款。此外,兩個月前,我們用十年來木工班存下來的結餘,帶了20個學生去九州考察當地家具產業與學校建教合作的模式。更在當地參訪了一間也叫做玉東的國中。兩間學校創校都是五十年左右,也處在偏僻地帶,學生數量也相當少,彷彿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我們。我們學生做了兩百多個木頭益智玩具當伴手禮,送給對方互相交流。

 


"孩子只需要一些鼓勵、一些動機和成就感就好,他就會開始重新地去審視他的人生、尋找他的目標"


 

第二是我希望在當地創立一個希望工廠。我在玉東國中看到的是,這些學生的問題來自於家庭的問題,而家庭的問題會變成學校的問題,幾年過後就會變成社會的問題。我希望能夠回過頭來解決家庭的問題,也就是經濟問題。所以我就發願,一定要蓋一座希望工廠,讓孩子能夠留在他的故鄉工作,而這些孩子未來會成為家長。所以有了這個工廠,家長的經濟問題就解決了,孩子們的家庭問題就解決了,連帶的,學校的問題、社會的問題也就減少了。這是我一直想做的,我也希望社會上也有其他人願意跟我做這件事情。

 

給孩子一個動機,他就可以創造嶄新的生命

文:謝謝你今天帶來許多想法與動人的故事,最後,可否再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在教育現場看到的狀況?

 

嘉:我在教育現場中碰到很多宛如寶石的孩子,你甚至不用雕琢他,只需要給他一點點的機會,他就可以發光發熱。但僅僅因為資源不夠,他們的才華和人生就因此而埋沒掉了。

例如,在我曾經帶過的班級中,有一個孩子我非常自豪,他就是去年世大運男子100公尺金牌楊俊瀚。我當時看著他成長,他是一個很有潛力的選手,卻沒有好的師資和訓練可以栽培他。一直到他國二的時候,我一位原先在師大體育系的同學,因緣際會來到玉東任教。因為專業的關係,他立刻就看出俊瀚的潛力與問題,經過一些調整和訓練,很快地,這個孩子就嶄露頭角。而俊瀚的故事,又激勵了許多孩子,你不知道有多少的孩子追逐著俊瀚的背影,跟隨他一起努力。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是這些孩子在田徑場上找到了值得付出努力的目標的時候,他們的人生是有收穫的。

這不禁讓我想,有多少孩子會是下一個俊瀚?有多少孩子可以有榜樣追隨,進而找到生活的意義?在教育的現場,我們不乏碰到很多很棒的孩子,只因為沒有機會和動力,就把才華和時間蹉跎掉了。我看到太多這種故事,這是讓我相當遺憾的。這些孩子只需要一些鼓勵、一些動機和成就感就好,他就會開始重新地去審視他的人生、尋找他的目標。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嗎?有時候也許一個鼓勵,就足夠了。

 

圖說:每年展覽的盈餘,王嘉納老師存了十年加上募款湊足旅費,於今年(2018年)五月帶著這一屆的木工班學生前往日本九州考察,第一次出國的學生相當興奮,更準備了伴手禮贈送給同名玉東國中的日本學校。 圖片提供/王嘉納


王嘉納:出生於花蓮玉里,學生時期開始投入木工領域,曾獲得第19屆全國技能競賽家具木工金牌、第31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技能競賽家具木工雙金牌。後從師大畢業,分發至花蓮玉東國中擔任老師。他看見當地孩子因處偏鄉,未能有良好的成長機會,遂創立玉東國中木工專班,給予孩子習得技藝和受教機會,迄今已投入22年,其故事引發社會各界迴響。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新旺集瓷傳承四代|重塑品牌 讓鶯歌陶瓷再度迸放火光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丁曉菁X王榮文 |打造台流加速器——專訪文策院董事長|華山會客室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迎接「劇聯網」時代一窺于國華的劇場想像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Mario Game Time!開啟超級瑪利的街頭大冒險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華山妖獸的奇思怪想 用地圖串聯共生共好的商圈經濟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用音符,譜寫故事裏的畫面與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