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37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迎接「劇聯網」時代一窺于國華的劇場想像
表演藝術37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于國華 簡介

文化創意的跨界實驗者。具有航太工程學士、文資碩士、藝術學博士,曾任新聞記者、學學文創執行長、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教授等多元背景,穿梭在不同的領域中持續思考與學習。

自2002年起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創」逐步由產業、商品,擴展成為態度與精神,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廣泛地觸及社會各個面向。15項文創產業主要領域之一的表演藝術,在文創產業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又表演藝術未來的發展有何趨勢?今天于國華以跨產業和學術的身份,聊聊他心目中的文創產業與表演藝術。

跨界無限 拼貼文化藝術馬賽克美景

已故的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曾言:「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身為國修老師的粉絲,于國華的曲折經歷,常讓他思索著,自己到底「做好了什麼事」?他努力學習的各項專業項目,就像一塊塊材質、大小不同的小石,運用一顆勇於嘗試與努力融入的心,將這些多采多姿的經歷鑲嵌成一幅美麗畫作;逐漸成形的圖像不只是個人軌跡,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跨界可能。原來,對他來說,「我做好了拼貼馬賽克這件事。」

于國華穿梭於產業與學術之間,試圖為兩者找尋對話的空間;他發現關鍵連結點,是對於人類滿足慾望與消解焦慮兩種需求的尊重。研究者從理論分析歸納出通則,行銷營運者發想創新銷售方案吸引消費者買單;若兩者皆聚焦在人的身上時,產業與學術便不再分立於現實利益與抽象理想的相斥立場,而是共同觀察和理解人如何以生活行動滿足自身需求。學者研究行銷手法推究理論,業界人員依照理論設計行銷方式,唯有回到相互合作的關係,才能真正在人性的基礎上,造福市場、學術與人群。

尋找學術和實務領域的交會點,于國華除了自己跨越、對話,也尋找機會創新實驗,例如2011年的華山藝術生活節的「文創劇場」。他和當時的表盟執行團隊,設計出跳脫傳統補助演出經費的方式,改以固定比例金額獎勵票券銷售,激發表演團體嘗試不同的行銷創意。例如在預先設定的補助額度內,演出團體每賣出100元票券,主辦方便提撥補助75元獎勵。這種方式讓銷售更靈活,調整票價的空間更大,研究結果也支持票價確實會影響票房;更彈性的補助方式,也有助於行銷的創新。

表演藝術為文創酵母 共同打造臺灣創意島

在政策考量下,雖然表演藝術被列為文化創意產業所屬領域之一,但回歸到人的本位思考,于國華認為,表演藝術其實是創造文化創意環境的重要因子。透過欣賞表演藝術,人能夠滿足慾望和消解焦慮,透過學習打開思想和眼界,抑或從作品中得到啟發,轉化成為解決自己、他人生命困境或情感衝突的創意,擴張自己生命經驗。而文化創意的滋生必須「有事發生」,所有能讓人與人產生交流互動的機會,就是「事」,如看表演展覽啟迪美學與人生的思考,透過群聚分享經驗,就能夠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創意火花。因此,當觀眾因為表演藝術而相聚,往往能夠製造更多創意流動,形成滋養文化創意不斷發酵的正向循環。

表演藝術並非侷限於觀眾欣賞舞臺節目的被動模式,全民都能在不同場合、不同舞臺自在的表演與互動。無論在家唱歌自娛、三五好友聚會讀劇,或是學校、公司、團體活動中的同仁演出,當參與者日益眾多,表演風氣漸盛,臺灣自然能製作出高水準的節目,產業也才能健全地擴張蓬勃。于國華指出,臺灣咖啡產業近年的市場發展模式值得借鏡,隨處可得的平價咖啡養成消費者飲用習慣,其中追求品味提升的消費者,進而支撐了咖啡器材、咖啡空間、咖啡豆產品等豐富的咖啡文化環境。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同樣的潛力,先讓消費者跨進門檻、再引導消費者轉型追求品味,充滿創意與美學的文創環境才能生成。

大場館出現 將催生「劇聯網」問世

放眼臺灣表演藝術的未來,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大型場館相繼落成,將使原本以兩廳院做為單一龍頭場館的現況,逐漸轉變為北中南多元中心、百花齊放的樣貌。于國華直言,以臺灣目前表演團隊的發展規模和製作模式,並不能滿足這些大型場館的節目需求。在使用率、售票率、自籌款比例以及各種文化任務的要求下,大型劇院必然走向製作自己的劇目,合縱連橫的「劇聯網」也會在這樣的背景中逐步成形。匯聚各方資源,打造獨特品牌,成立專屬製作團隊或扶植本地團體,共同創造具有在地特色的節目,才不致於讓大型場館淪為外來節目的租借場。

過去二十多年,政府集中資源扶植團隊帶動表演藝術發展,雖然績效顯著,但隨著生態改變,應該要有新的思維。演出團體、地方行文化中心與大型劇院的創新合作模式,會是未來表演藝產業發展的關鍵。許多藝術人才在中小型團隊中展現極具活力的創作能量,卻礙於組織小、缺乏機會參與大型製作,難以進入大型場館;但創作者因為製作需要的流動與連結合作,卻又是目前典型的工作狀態。大型劇院正可以擔任整合角色,連結人才推動大型節目製作計畫,增加合作經驗、累積藝術資產,為臺灣表演術創造更宏偉的藍圖和視野。

于國華比喻,未來不同規格的劇場合作,會像「物聯網」那般高度緊密:「物聯網(IoT)是Internet of Things,把Things改成Theaters,就變成劇聯網的IoT。」在物聯網中流動的是資訊,在劇聯網中流動的是節目與觀眾。當劇場個體連結形成網絡,劇聯網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資源、創造市場、推動藝術教育,培養更多觀眾。

 

在烏梅劇院, 表演藝術與生活碰撞創意火花

表演藝術既是集合人群與歡樂的種子,而文創園區又是滋養創意與生活美感的肥沃土壤,兩者相輔相成,就能營造出更多創新機會。在于國華眼裡,華山並不只是一個舊工廠改建的園區,而是每天都「有事發生」的有機場域。他認為,現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的烏梅劇院,劇場基本設備皆已經具全,未來可以接納不同型式、內容與規模的表演,展現場館的高度靈活。再加上與生活貼近的氛圍環境,可以讓觀眾在生活中遇到表演藝術,或提供空間給觀眾,在走出戲院後繼續醞釀感動與啟發。因此,在「劇聯網」時代,我們可以期待,烏梅劇院雖然不大,卻可以扮演機動角色,透過生活空間與劇場的結合,彈性靈活的空間使用,持續支持劇場創意萌發。

在于國華眼中,我們看到臺灣表演藝術的希望與藍圖,「臺灣表演藝術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被開發。」就像高雄春天藝術節和臺南藝術節已經開發出潛力市場,正有一群觀眾期待著更好的表演來刺激他們所有感官和思考。而無論你是看表演經驗豐富的成熟觀眾,還是尚未親身體驗表演魅力的藝術仰慕者,都是劇場重要的成長基礎。在迎接臺灣表演藝術地圖打開全新篇章之際,身為觀眾,你是否也準備好了呢?

 


文創品牌、表演藝術、展演活動,在華山不斷集結與發酵

再這裡,我們汲取每個最動人、最具創意的故事,為你的生活帶進一點不同的體驗與感動。

掌握更多好故事、好展演,趕快追蹤華山官方頻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1914CP/

Youtube:https://goo.gl/BPtY2T

推薦閱讀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轉動夢想圓舞曲 無法取代的溜溜球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茶籽堂立足台灣,被世界看見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游適任】全球趨勢的轉移,加速世界推往SD思維的進程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游智維】「臺灣勇氣之都,甲仙」
人物專訪
再現花磚的日常美學,開發四方連續的無限潛能
專欄觀點
論策展
點讀華山
【觀點X梁浩軒】一種黑夜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