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詹朴╳王榮文 當服裝說起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
華山會客室41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旅英時裝設計師詹朴,26歲初登倫敦時裝周,以初生之犢之姿,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時裝產業,闖蕩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他成立時裝品牌APUJAN,透過每一回的創作,架構出奇幻的獨特風格,述說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同時,他勇於跨界,與長榮航空、雲門舞集、郭元益、麥當勞等品牌合作,讓服裝設計不只是設計服裝,進而衍生出超乎想像的無窮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uest|詹朴

旅英時裝設計師,時裝品牌APUJAN創辦人,於台北、倫敦、蘇州、重慶等城市設有通路。

Host|王榮文

遠流出版人、台灣文創的實踐者,同時也是華山1914文創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榮文(以下簡稱王):大家好,我是王榮文,今天華山會客室來了一位貴賓,他是年輕的服裝設計師阿朴(詹朴)。阿朴跟我有很深的淵源,跟華山也是,還記得他2008年的時候在這裡辦大學畢業展覽,展出的針織作品令人驚豔。之後,他去了英國倫敦留學,2013年創立了服裝品牌APUJAN,至今展現旺盛的創作力。在談品牌經營之前,我很好奇,你認為要成為一名成功的服裝設計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你從學生時期就立志要成為服裝設計師嗎?

 

一針一線 慢工織成國際時裝品牌

詹朴(以下簡稱詹):不敢說我已經是成功的服裝設計師,我們算是還在發展中的品牌。我不大確定其他服裝品牌用什麼的方式工作,但就我們而言,我們是一群織品的開發者、一群透過品牌傳遞訊息的故事述說者,運用不同的紡織開發、不同的服裝設計,以及與服裝有關的視覺、妝髮等等元素,把故事說得更完整,藉此探討服裝與人之間的關聯。

一開始並沒有哪件事或哪個人直接影響了我成為服裝設計師。其實就跟多數人一樣,我喜歡看書、電影、展覽,探究作品的內容,時常幻想著有天可以透過創作傳遞我不擅表達的情感。接觸織品時,漸漸發現有趣之處,透過紗線就能編織出一個世界,並且從無到有敘述完整的故事。學了織品之後,再瞭解服裝;學了服裝之後,再想像怎麼用品牌表達;接觸了品牌之後,才逐漸變成品牌工作者⋯⋯就是一點、一點慢慢成型。

我大學讀的是輔仁大學織品系;織品算是服裝的源頭,了解各種紗線的組成、各種纖維的效果、每個設備的運行時機及方式,這些都是我至今在創作上很重要的養分與基礎。即便後來到其他城市、有了不同的體驗,但當初織品系帶給我的技術、觀念,甚至是對於服飾史的理解和認識,可說是一切的開端。

 

王:從穿衣服,到懂得生活中的穿衣美學,兩者之間有一段距離,每個人對於各種材料也會有不同的偏好。你是在嘗試過不同材料之後,才決定以毛線針織作為主要的創作方向嗎?

詹:我最早的作品的確是從針織出發。我覺得針織是一種有趣的技法,透過針織,可以從無到有、從沒有彈性變成有彈性、從緊密變成鬆軟,創造出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跟人體的曲線有很多互動及對話,同樣的款式在不同人身上,會產生很不同的詮釋。

APUJAN春夏時裝系列用花、時鐘、枯枝、恐龍骨骸、黑膠...訴說時間的軌跡,來訴說時間的故事。

服裝是一種訊息的傳遞,當一個人穿著一套服裝的時候,那就是他這個人性格的表現,可以是低調,也可以是華麗⋯⋯。在一套服裝上,技法比較像是輔助的功能,無論是針織、梭織,還是二者交叉組合,重點在於最後結合布料、技法、版型、設計師風格所共同創造出的作品,究竟要傳遞什麼樣的訊息。

 

倫敦時裝周 翻開故事的第一頁

王:你在2013年研究所畢業那年,就登上倫敦時裝周,而後每年都花很大的力氣在時裝周上,我想,它無疑是展現你創作力的重要平台。幾年下來,時裝周帶給你最大的樂趣,或者困難是什麼?

詹:當初原本只是想嘗試做一個比較完整的系列,所以申請了倫敦時裝周,結果沒有想到就這樣加速了我進入這個產業。記得那時展完後,有買家問我服裝要如何下訂、定價為何,當時我和協助我的同學都沒有經驗,只好趕緊詢問前輩跟廠商相關的知識。於是,誤打誤撞之下,就這麼進入這個產業,開始被密集的時間軸推著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過紗線就能編織出一個世界,並且從無到有敘述完整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透過服裝接觸不同的人、文化很有趣;只是,成立品牌之後,就不會只有創作而已…。坦白說,有時候創作的時間根本不到一半、甚至不到三分之一,多數時間都用來處理許多瑣碎的事情。理想中,是設想好主題、版型,然後開始設計服裝,並且發表;但現實中,每個款式的排程、需要製作的時間都不同,加上時程緊迫,許多材料的開發都有起訂量及交期限制。在這樣的狀況下,每天都要整理新的排程,而整理排程也成為設計師的重要工作之一。

雖說隨著經驗累積,節奏有愈來愈在可掌控的範圍內;然而,隨著對於產業愈了解,如今平時出貨的壓力已經遠遠大過時裝周。時裝周現在比較像是個開端,像是記者會,是翻開故事的第一頁,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這些服飾衍生的製作與銷售。

至於到底會不會有一天可以回歸全然的創作者?我倒覺得,隨著品牌發展到不同階段,服裝設計師都會有他需要面對的課題,無論是理出一個系列、調節排程、協調製造、思考行銷等等事情,永遠不會只專注在服裝設計上。

2017年藝術家董陽孜曾邀請多位服裝設計師,共同跨界完成《讀衣》系列作品,而APUJAN也參與其中。

王:能不能以2020倫敦時裝周為例,說明一下你們從發想到呈現一路上的分工?

詹:平常我們就有在發想、醞釀主題,至少在時裝周的半年前,也就是服裝上市的一年前,就要把主題確定下來。接著,我會習慣主題透過文字寫成一個故事,把它想得夠完整,甚至會找延伸的參考書單,然後把這些書寄給合作的音樂製作人、印花設計師等合作對象,一起感受要怎麼詮釋這個題目,一起進入這個全新的世界觀。

與此同時,負責開發與製作的同事就要開始思考:這次的春夏系列要用什麼樣的材質、這些材質要來自哪些供應商、有沒有什麼新的技法可以嘗試等等。另外,也要和版型師討論服裝的版型、如何與身體對話。同時會有多線並行,設計業務需要不斷與各個單位協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服裝是一種訊息的傳遞,當一個人穿著一套服裝的時候,那就是他這個人的性格的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你在前述還沒有講到的一環就是「消費者」,因為我們在出版業,常常會說「心中要有讀者」,那在時裝產業,你的品牌如何尋找目標族群?還是,透過時裝周的展演,消費者會主動來找你們?

詹:這部分同樣是多線並行,除了時裝秀,還會有商展,這些比較偏向是B2B(企業對企業)的;當然,我們在各地還有直營門市、快閃店,甚至線上購買的網站,這些就比較偏向是B2C(企業對消費者)的通路。儘管作為ready-to-wear的設計品牌,如果有機會獲得穿著者對於服裝功能的反饋,我們也可能會將之反映在服裝的改良上,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寶貴的資訊。

 

掌握核心理念 透過服裝說故事

王:APUJAN這個品牌在你第一年登上倫敦時裝周便創立,一直到現在,你如何定位這個品牌?又希望透過這個品牌傳遞什麼訊息?

詹:APUJAN是一個ready-to-wear的設計師品牌,我們有一系列的主題故事想述說,且希望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每一季我們的主題都不大一樣,但會有一些共通的主題,包含:時間的流逝、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奇幻時空的想像。我們不是很會說話,不是很會寫字,但透過服裝設計,我們做出不知道發生在哪個時代的服裝,也許看起來有點未來,卻又來自過去的元素,也許感覺有點東方傳統,同時又有點西方新穎。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時序交互穿插下,很難判斷這個服裝究竟屬於哪個時間軸,以致於觀者對這些作品有全新的世界觀想像。

王:2017年,藝術家董陽孜曾經邀請幾位服裝設計師跨界一起完成《讀衣》系列作品,而APUJAN也參與其中。像是這樣的合作,你會是因應這樣的命題直接做設計,還是會把它納入自己的品牌創作理念底下思考?

詹:在所有的跨界合作案之間,我們都會先定義這件事。如果是我們品牌自己的系列,那當然是從品牌出發來說故事;如果是要幫別人說故事,例如我們曾經為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的作品《關於島嶼》做服裝,那便是我們透過服裝,將舞作的故事說得更完整;至於,若是聯名合作,例如2019年我們和麥當勞聯名合作包裝,那就是我們的故事加上麥當勞的故事,一起交互影響,用不同的表現方式來說共同的故事。所以,當對方有意願合作而前來詢問時,我們就會先釐清對方的想像究竟是什麼;當然,無論哪一種,都是創作,也都有各自的樂趣,可是會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

未來總意想不到 無需設限

王:你如何定義APUJAN現在的品牌發展階段?未來又會往哪裡走?當品牌規模擴大,在APUJAN底下可能會有除了你以外的服裝設計師,會有這樣的可能性嗎?

詹:我們現在還是很小規模、很初期的品牌,很多東西都還在摸索。很幸運得到很多人的幫助,讓我們有一些遠超過我們規格的合作機會。也許當未來規模更大,有更多資源、更多合作對象,那我們就更有機會把故事說得更完整。

詹朴為林懷民的作品《關於島嶼》製作戲服。

大部分的服裝品牌都是從一個人、兩個人開始,每個團隊都要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夠讓服裝拓展到更多城市、接觸到更多的人,始終是我們的目標。所以,當然未來團隊可能會變得更大,裡面有更多設計師,分工也變得更專業。

王:對於對服裝設計產業有興趣的台灣年輕人,你有什麼樣的建議?到底台灣在這方面條件算不算好?

詹:不敢說給建議, 但如果是分享觀察,我覺得以不同城市來說,沒有哪裡是條件非常好的,也沒有哪裡是條件非常差的。台灣有台灣自己的資源,過去有那麼多紡織廠,即便有些廠已經外移,但它們的辦公室或核心技術依然留在台灣,所以年輕設計師可以在很初期就接觸到大量的原料及開發過程,其實很多歐美城市的設計師不一定有機會接觸到。當然,台灣市場有它侷限性,設計師都期待早日跨到不同城市的市場;不過,在台灣,產業之間跨界的週期很頻繁,我們也沒想到,才發展幾年,就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多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這是件很有趣、很開心的事情。

王:謝謝你的分享,今天我非常高興能跟年輕的朋友阿朴交流。

 

=====================================================================

詹朴

旅英時裝設計師。2013年成立個人品牌APUJAN詹朴,自品牌成立後,每年皆受邀參與倫敦時裝周,舉辦獨立品牌時裝秀。APUJAN以多樣化的針織技藝和原創布料搭配東方服飾元素為主要作品特色,創作主題多與情感、時間、奇幻和文學有關,其獨特且具奇幻風格的服裝備受 國際設計與時尚類媒體及產業關注。

=====================================================================

推薦閱讀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吳靜吉X王榮文|大用無用,藝術的催化和開創 | 華山會客室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康文炳】編輯的革命與被革命時代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專訪林佳鋒,從今日的期待,看到明日的未來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吹進生活裡的風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畫畫是自我代謝的過程,讓各種不快與憂傷都流走-專訪插畫家Michun 葉依柔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游適任】不確定的世代需要不同的思維模式交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