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文旅學26
Dec 30, 2020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情感連結實驗室-互動後創造出來的在地價值
華山文旅學26
Dec 30, 2020

講座日期:

2020年08月29日

講者:

大崎藝農實踐所 共同負責人 / 林建叡

來宜蘭迺菜市場 負責人 / 方子維

主持人: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所長 / 于國華

內容簡介

有些時候,透過與在學校裡不同的學習,得到的記憶反而會成為記在心底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事情。

透過學校教育讓我們有機會把學習到的事情傳遞給更多的人,而隨著知識爆炸的時代來臨,有越來越多的知識不見得是在學校裡學到的,這些在學校之外的學習場域加強了學習這件事是無所不在的,例如透過改造老屋而成的兒童繪本圖書館,或是我們每天都有可能經過的菜市場,

這一次華山文旅學講座邀請兩位透過長期的陪伴將地方場域打造成學習中心的青年,與大家分享如何將社區裡的老屋以及具有歷史的菜市場轉化成為知識傳遞的場域。

講者簡介

大崎藝農實踐所 共同負責人 / 林建叡

9年前建叡在南藝大建築所就讀時參與了前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老師指導的大崎村社區營造計畫,當時透過凝聚在地居民內的意見共同將社區內的老屋修復改造為大崎兒童圖書館,後續更與夥伴婉慈成立了大崎村落創藝基地以及辦理兒童藝術營隊,今年更將將老碾米廠改造成為展售農創的「藝農號」,持續在地方耕耘。

 來宜蘭迺菜市場 負責人 / 方子維

 人稱少年阿公的子維是個斜槓到不行的是宜蘭在地人,是農夫、音樂人也是帶領大家逛菜市場的導遊。他創辦的「來宜蘭迺菜市場」除了將逛菜市場這件生活裡的日常結合導覽與食農教育之外,從菜市場裡學在地歷史的理念更成為當地社區大學的正式課程,也讓老舊的市場找到新的活力與價值。

主持人簡介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所長 / 于國華

地方創生期許扭轉城鄉發展不均,但各縣市受限於能力與資源勢將成為一場「各憑本事」的競賽;除了協助政府和民間對於地方新興事業的投資之外,更將結合文創和地方風土,推動創業支持系統,協助有志者進入鄉村發展抱負。

------------------------------------------------------------       活動花絮

一身復古的阿公造型是方子維的個人標誌,不要小看這看似不修邊幅的打扮,其實從頭到腳,從帽子選材到褲腳要怎麼卷都是方子維仔細觀察研究後的成果,十分地講究。為什麼擁有中正大學行銷研究所碩士學歷的他要走上這條「少年阿公」的道路呢?

方子維從小就在傳統市場跟著阿公四處「趴趴走」,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方子維從小就對農業十分感興趣,長大後結合自己的英語專長和眼界目光,他大膽決定投身於推廣宜蘭傳統市場文化的大道,因為他認為菜市場始終緊密連結著城市和農村,而且都市裡面最有農村氣息的地方就是菜市場了。

在他眼中的農業是十分有趣、生動的,子維透過和音樂結合,希望能令農業變得好玩,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因此他和妻子創立音樂米創意產銷企業社,致力翻轉人們對農業的刻板印象。

子維亦在講座中提到宜蘭的農業正在逐漸消失,會造成這個結果不僅因為無止境的建設, 還因為農村是由城市主導發展,而且現代社會偏重土地價格而非農地價值等,加上還要面對人口老化、缺乏青壯人力等問題,令農業的發展更加雪上加霜。

現代社會超市的普及,令青少年開始越來越少,甚至不願意逛菜市場。子維開始大膽想象將市場和農村結合起來,打造世界農村、菜市場小旅行,讓外國人來體驗。他重新定義菜市場是一個地方人情聚集的文化中心(例如老闆會幫忙切好,教你怎麼處理食材等);是累積在地智慧的百科全書;是地產地消的農產直賣地;更是世界旅人走進地方的生活博物館。子維更從飲食文化發現在地特色,而菜市場中就有很多百年老店,可以管中窺豹一睹整個產業的辛酸發展過程……方子維從菜市場認識在地生活,創造宜蘭市場學!

在帶外國人導覽菜市場的過程中,子維亦無意中學到很多,他發現從外國人的觀點反而能看到我們平時所忽略的事情、閃光點,從世界的觀點來看,原來我們的菜市場這麼有魅力。於是,以前純粹賣魚丸的店家現在變成了魚丸教室課程。市場食農學校、教師研習、產學合作、校外教學、校本課綱、市場DIY體驗活動、市場伴手禮開發,方子維一樣不落,從多角度切入,務必讓人感受到農業的魅力。在方子維的眼中,菜市場是超市、超商通道永遠無法取代的,因為菜市場擁有新的想象,故事、文化、人都在這裡,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展開。

------------------------------------------------------------

林建叡和大崎的緣分從他讀研究所的時候開啟。大崎就在南藝大旁邊,騎車過去只要十秒,但學校裡知道這個社區的人寥寥無幾,當然一開始建叡也是其中一員,直到他參與所上的大崎村社區營造計畫,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將社區內的老屋改造成大崎兒童圖書館,在籌備、改建以及後續運營的過程當中,建叡發現即使改造再成功,若沒有人留在這裡持續去經營、管理,那麼一切都將會變成無用功,得不到永續經營的建築反而會成為社區的另一個問題。

在地實踐過後,他反思到社造需要社區,但社區是否需要營造?那留在地方帶給青年之優勢與意義為何?除了農事生產我們在鄉村還可以做些什麼,模式為何?帶著這些問題,林建叡開始深入去了解大崎這個地方。

當地社區屬於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3%,隨之而來的是房屋閒置的問題,平均每年就有一位以上長者過世。而只要長者離開,社區的家屋就會立即閒置下來,子孫外地扎根,已無暇打理老屋。2017年統計村落集村區域約有80戶已有10處家屋閒置,雜亂頹敗的地景環境數量更甚。

官田區大崎里盛產芒果,產季6月中旬至8月尤以「黑香芒果」最具特色,果肉香甜帶有龍眼香氣,其產量佔全台60%。因芒果照顧不易,全村多採用「慣行農法」及「盤商收購通路」,以至於衍伸以下問題:一、影響農人自身健康;二、採收後農藥殘留疑慮;三、盤商收購價格不透明。有見及此,建叡的團隊致力於與社區唯一採用安全用藥耕作的果農合作,推廣安全用藥耕作理念,建立友善合作機制,如今已累積協助農友行銷6000斤芒果。

在2017年南藝大校慶的時候,建叡他們邀請學生用策展的概念把市集展演延伸到社區,讓在地人和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化的過程中。而成果也很好,後續不但成功媒合南藝各系所合作,共同投入在地產業推廣,推動藝農市集;也促成學生組成策劃團隊,於村落內常態舉辦講座。2018年持續擴大影響力,連結雙鳳宮廟慶、南藝校慶和大崎藝農市集,進一步讓大崎走進人們的眼中;2019年,林建叡又邀請崑山科大、南應大、南藝大的學生來暑期駐村,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能被這裡獨有的魅力所吸引,進而來下來一起去經營、活化大崎。

林建叡和他的團隊還策劃一系列針對小朋友的益智活動來吸引都市的人流與資金,包括一起做投石器,探險,尋寶,做竹屋,水果料理,讓孩子繪製村落地圖等等。如今他們團隊已經吸納37位青年負責策劃執行在地課程;7 位負責藝術陪伴的在地孩童;累積506位都市學童參與;2020年暑期七梯次營隊營收413,680元,報名人數高達249位。

建叡把整個社區想象成一個遊戲小島,是一個絕佳的體驗農村學習藝術的人文基地。他說:「因為我們對地方生活有想象,所以去行動,在地方種藝術的二三事。」

推薦閱讀
華山文旅學
【如何活下去?島內散步與雙口呂文化廚房的實戰經驗】
華山文旅學
【從「小」開始的地方創生──陳美伶、何培鈞談人才培育】
華山文旅學
- 【 意料之外的美麗與希望 】 -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
華山文旅學
【鹽不只是鹹  蜜不只有甜——島嶼風土滋味】
華山文旅學
【朝理想的烏托邦一同前進】君不老,心如花-時間淬鍊後的智慧比你想的更強大
華山文旅學
【打造半農理想國 來去深溝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