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Mar 11, 2020
張基義X王榮文 美學操盤手
華山會客室41
人物專訪108
點讀華山384
Mar 11, 2020

 

從台北世大運爆紅的「游泳池」車廂,到全球十二大熱氣球節「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這些令台灣驕傲的企劃,幕後推手正是集產官學經驗於一身的「美學操盤手」張基義。

本次華山會客室邀請到台灣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也是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的張基義,他將分享自己如何從一位台東學子成為台東首位「美學副縣長」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升格後的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uest|張基義

現任台灣設計研究院董事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曾任台東縣副縣長兼文化處處長。

Host|王榮文

遠流出版人、台灣文創的實踐者,同時也是華山1914文創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榮文(以下簡稱王):

大家好,我是王榮文,今天華山會客室來了一位老朋友張基義教授。他是一位建築師、交大建築所教授,過去曾擔任過台東縣副縣長,也是現任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備註:採訪當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尚未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是標準的「斜槓中年」。我想先請教從小在台東長大的您,是什麼樣的環境及成長背景成就今天的自己?

王:

您大學念的是建築學系,後來赴美國深造,在1992年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建築碩士,1994年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我想請問,建築與設計學門對您的影響為何?在台灣求學,與在國外念書帶給您什麼樣不同的訓練?

張:

我從小就熱愛美術跟工藝,最初一心一意想念美術系,但全家人都反對,怕我會餓死,也就折衷選了與美術相關、但生活上又可以溫飽的建築系。後來我發現,或許建築比純藝術更適合我,因建築與設計不只是個人的創作,它必須「咀嚼問題」,把看不見的需求具體化,且要透過業主的預算、基地,或是營造業者的專業分工去實現,這意味著從事建築與設計的人,不單要會創作,還需要具備協調整合的能力,去突破各種人為限制。這是學科對我最大的影響。

 

鄉間童年養成建築人

張基義(以下簡稱張):

我們全家人在我一歲那年搬去台東,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是在台東長大。國小到高中求學的日子,我每天騎腳踏車去學校,路途中眼見全是一望無際的農田。高中時我就讀台東高中,那是台東全縣唯一的一所高中,我常開玩笑說自己念的是「台東一中」,雖然它的聯招分數只有建中的一半,但我讀得非常快樂。有時我覺得,也難怪台東的孩子書念不好,因為我們從教室窗戶望出去就是蔚藍的太平洋。

台東在我高中時期的全縣人口,與現在的人口數,幾十年間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是又減少了。台東擁有宜人、自然的環境,但畢竟是「鄉下」,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從小養成自己動手做的習慣,這是為何後來的我會想要讀設計、建築相關科系,環境的涵養造就後來的我

王:

您大學念的是建築學系,後來赴美國深造,在1992年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建築碩士,1994年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碩士。我想請問,建築與設計學門對您的影響為何?在台灣求學,與在國外念書帶給您什麼樣不同的訓練?

張:

我從小就熱愛美術跟工藝,最初一心一意想念美術系,但全家人都反對,怕我會餓死,也就折衷選了與美術相關、但生活上又可以溫飽的建築系。後來我發現,或許建築比純藝術更適合我,因建築與設計不只是個人的創作,它必須「咀嚼問題」,把看不見的需求具體化,且要透過業主的預算、基地,或是營造業者的專業分工去實現,這意味著從事建築與設計的人,不單要會創作,還需要具備協調整合的能力,去突破各種人為限制。這是學科對我最大的影響。

 

在台灣念建築後,我覺得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出國念書後,則是開拓視野。我在美國,曾在紐約一間知名建築事務所Eisenman Architects工作,創辦人是一位建築師、也是建築學者,他在作品裡結合實務與學理,建築思考非常前衛。我曾以他為典範,希望自己回台灣能成為像他一樣有影響力的建築師,直到我回台灣後,這個夢立刻就醒了。

我早年見證過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不少人以為那會是創作者的黃金時期,但事實上,經濟起飛驅動的只是純粹的商業,以建築領域為例,台灣只有房地產,學校裡的建築理論及思考很難用,90%的案子是用「計算機」來做設計,而不是從文化、生活、土地的角度。但我們也知道,建築不只是賺錢的機會,也是一個國家的品牌,世界上能夠留下的偉大建築,往往不是商業性的。這是我決定到交大教書的原因,在學校我仍可以發揮我所相信的建築理論及思考。

 

王:

在台灣,確實有很多建築師受限於大環境、建商或舊時法令,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但您有機會在2011年受時任台東縣長黃健庭邀請,出任台東縣副縣長。請問您回到故鄉台東後,透過您的專業帶來哪些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築與設計不只是個人的創作,它必須「咀嚼問題」,把看不見的需求具體化,且要透過業主的預算、基地,或是營造業者的專業分工去實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者變身「美學」副縣長

張:

在我48歲生日前兩天,我接到黃建庭縣長的邀請要找我「回家」。他說,台東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致,但人造的建築景觀有待努力,所以他找我來一起思考,如何把台東的基本建設品質拉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他也給我很大的空間,只要是台東看得見的景物,他都願意讓我盡一份心力。

回台東後,第一天上班就是一大震撼。那是台東縣議會開會首日,黃縣長主持一場記者會,人就站在一個巨幅、五顏六色,用小畫家完成的輸出海報前面開記者會。我當下才意識到,台東沒有「公務美學」。我從海報開始,去控管每一件台東出品的文宣,也成立全台第一個地方政府的設計中心,直屬於縣長辦公室,設點在台東舊火車站內,專門為台東打造品牌形象。

 

台東有老天賜予的絕佳環境,但也存在經濟發展的利用困境。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兒時的同窗,至今只有三成的人留在台東,主因就是就業機會太少,這背後可能包含交通不便、產業不發達、教育資源不足等環環相扣的因素。但我相信,設計可以替現有的產業加值,我們鎖定「運動觀光產業」,利用天空推熱氣球、海洋推衝浪、陸地辦鐵人三項,翻轉在地形象、吸引投資,台東也連續多年拿下非六都招商評比全國第一。扶植在地產業,最重要的是讓台東人口穩定下來,2014年3月,台東人口迎來20~30年來第一次正成長。

 

王:

台東近年來形象大翻轉,池上的成名外界也有目共睹。不少藝術家進駐這個鄉鎮,池上米也建立出品牌。能不能以池上為例,談台東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張:

池上是台東縣的縮影。從嚴長壽先生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柯文昌的台灣好基金會,到蔣勳擔任池上首位駐村藝術家等,不少國內知名組織、名人深耕台東,讓台東打造出結合工作、文化、生活的新形象。以台灣好基金會每年舉辦的「秋收藝術節」為例,鋼琴家陳冠宇2009年在稻田裡演奏鋼琴的照片,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官網選為當周全球最美影像,此後好的藝術團隊持續進駐,為池上人找到信心。

此外,池上鄉親也在2014年4月,主動把上百公頃的稻田送進文化局列為「文化景觀」。他們決定這塊土地未來不蓋任何一棟農舍,這代表鄉親已有極高的共識,相信土地、農田的價值無可取代。池上人不只是賣米,他們把對於生活的態度向外界展示。

 

設計研究院力推「DIT」

王:

從台東縣副縣長卸任後,您現在是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現已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台創今年2月轉型成為台灣設計研究院。您認為,這會對台灣的設計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張:

離開台東縣政府後,我把當時的經驗帶入台北世大運的品牌諮詢小組,我們把主題定為「這次回家比賽」,不厭其煩地跨部門溝通核心價值,且製作吸睛的行銷影片、或是把捷運車廂化為游泳池、球場,最終把外界不看好的世大運,帶到最後有不少民眾買票進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的本質,對我來說就是「打破框架、重新思考」,台灣設計研究院董事長的未來任務,就是要在各行各業敲門,用設計為產業加值,為台灣加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來接手的台創中心是經濟部所屬的財團法人,至今已成立16年了。成立目的是為了推廣設計產業,主要為外界熟知的像是金點設計獎、臺灣文博會。台創中心升格為台灣設計研究院,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台創中心著重於設計產業的基礎輔導、推廣工作,未來要更進一步,從三大面向,倡議我國的設計政策。

第一面向是公共服務。設計研究院會延續過去台創中心的任務,用設計介入公部門的計畫,創造新的公共價值。例如教育部委託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有設計師把冰冷的司令台轉化為半室外的攀岩運動場;或是與公路總局合作,「北花線」全線通車,台創中心設計以白色為底、七星潭石頭為意象的國道客運同步上路。

第二面向是設計研究。設計研究院會針對過往的計畫,評估設計介入前、以及設計介入後的量化差異,以預測產業未來的前景。

第三面向是以設計做外交。台灣每年有快兩萬名設計科系的畢業生,設計研究院要為年輕人搭建舞台,建立DIT(Design in Taiwan)的品牌。例如,由設計師陳永基設計包裝的「福灣巧克力」即將進軍日本市場。

 

王:

設計的能量,在國外已發展到設計產業化或產業設計化,成為產業革新的驅動力。但在台灣,設計似乎仍停留在單一文創商品的設計製作,產值十分有限。我想請問您,未來台灣設計研究院要如何推進台灣的設計能量?

產業設計化為台灣加值

張:

丹麥曾提出「設計階梯」的概念,把設計區分為不同層次。第一層為「外觀造型」的設計;第二層是把設計應用在流程的改善,例如公司產銷、管理的SOP等;第三層是把設計作為一種戰略,創造出一個產業生態系統,例如蘋果、Dyson等品牌,台灣最接近的是Gogoro。

但我觀察,台灣多數的企業對於設計的理解仍在第一階段,也有很多產業認為設計與他們絕緣。但以「北花線」為例,一輛精心設計的國道客運,可以是翻轉品牌形象的關鍵。台灣有幾萬台遊覽車、巴士,交通產業可以創造移動美學。同理也可應用在其他產業。

設計的本質,對我來說就是「打破框架、重新思考」,台灣設計研究院的未來任務,就是要在各行各業敲門,用設計為產業加值,為台灣加值。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生活與閱讀
【觀點X何承育】後疫情時代觀察:走跳市場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楊茵絜】三位一體的時代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顧瑋】在地良食的思考與行動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陳伯任】看電影:一場「共同再創作」的旅程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詹傑】可否得閒看雲去?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生活成就在每一件喜歡的小事 專訪插畫家Ma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