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Dec 30, 2018
【觀點X陳頤華】當紙本成為時代的切面
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Dec 30, 2018

出版界有句話流言是這麼說的:「如果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25歲的我,聽到這句話卻已經成立日本文化誌《秋刀魚》半年了。直到今日即將邁入創刊第5年,我始終對這句話保持疑問,「究竟是因為會虧錢而亡,還是因為熬夜寫稿而死。」尚未解惑的我,總是笑著應對這句流言,彷彿在整個出版業界都不看好的衰退光景裡,想再撐一下,繼續用紙本記錄這個時代的切面。

 

作為編輯者,看世界的方式不太一樣,非線性思考的我們,慣性用企劃力勾勒身邊的主題,悄然形成的內容,透過圖片、文字、版面述說心中的「真實」。沒有受過正統編輯教育、也沒有進過大型雜誌社,畢業後向媒體業投履歷總是失敗的我,決定做出自己心中的雜誌。在網路掌握人類對資訊攝取的決定性關鍵、當年輕世代在意社群追蹤人數大於現實世界追求真人對話、當電子書與線上閱讀聲浪來襲的年代,或許今日「要害一個人」的雜誌流言,是來自人們對知識渴求的管道有所改變,「做內容的人」從來沒有消失,逐漸逝去的是對「雜誌」理解與認識。

 

比起近年來不斷炒熱的口號「紙本不死」,我更希望讀者撇除對紙本只是訴諸「溫度」或「老派」的情懷,要真正看透紙本價值,就得先從二手書開始談起。我與二手雜誌的相遇來自東京下北澤的古書店,一本100日幣起跳的過刊,像是挖寶般地蹲在整面書櫃前,找尋命運相遇的雜誌,透過泛黃的程度可以感受時間的痕跡、用紙與用色則能代表當時的設計與工業技術、照片的拍攝角度與圖中人們的穿搭,則可勾勒出當年的流行趨勢,雜誌議題的操作也能如實的窺見世代思維與社會價值的脈絡。有人習慣用音樂感受時代、用電影觀看社會,而我正是用一本本不同年代的雜誌閱讀時光,比起網路扁平且碎裂式的資訊,紙本的意義就是保存當下的模樣,作為時代片刻的紀錄者。

 

人們總說,雜誌出版速度不比手機上的新聞推撥快、刊載字數與照片張數也有限,甚至不能放大縮小,這些看似全是缺點卻才是紙本價值的第二優勢。國際平面設計聯盟主席的設計大師Lars Müller在「紙間現實 BOOKS Analogue Reality」設計展中曾提到,「即使科技更新,值得保留的類比事物也沒被淘汰,例如汽車從未取代腳踏車。且類比會變得很珍貴,例如書法。」紙本作為一種媒介,總是有它的追隨者,人們對真實性、即時性與實體仍擁有一定的需求,或許市場的萎縮會成為出版社不再出版雜誌的理由,但剩下的讀者會懂得欣賞因應內容而改變的設計、伴隨裝禎需求而調整的裝訂與換紙,因不同刊物而改變的各種開本,一本雜誌的誕生宛如在細節中摸出美學的精雕細琢,更是設計、印刷、精鍊文字與圖像編輯的精華。紙本可能會比你手機速度來得慢,但它卻能替你補齊除了資訊以外的所有品味與美學;相較看完即忘的網路文章,你會選擇買下某期雜誌,必定是主題或封面吸引了你,某種程度上,雜誌不只記錄時代,更剖析了你當下的興趣與喜好,這就是在你回頭時才會發現,紙本的力量。

 

無論紙本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終究感謝拿起報紙正在閱讀的你,期盼闔上紙本的那刻,你能記得某句話、某張照片,某個翻閱時的聲音與觸感。

 


 

陳頤華 Eva Chen

《秋刀魚》總編輯,創立「黑潮文化」,並獲41屆金鼎獎主編獎。從關注臺灣的地方誌《藍鯨》到日本文化誌《秋刀魚》,嘗試以全新雜誌型態獨立出版,致力將臺灣文化推向國際,積極與日本搭建文化橋樑,讓更多人看見臺灣青年的活力。

 


推薦閱讀
講座論壇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梁正賢X李應平X林懷民 華山文旅學 相遇池上・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
論策展
點讀華山
以鼻子聞香 用眼睛觀色|新芳春「TeaWave 茶香流動」展覽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台灣劇場界的稀有材-專訪丁乃箏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信念與信任,擦撞閃亮動人的產業火花|麥當勞 X 印花樂
點讀華山
「1914」華山起步走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洪震宇】在地的日常,就是旅人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