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8.24(二)
~
2021
08.26(四)
詳細活動時間請參考內文
展覽 20
控制中心
展覽 20

無處不在的 監控,永無休止的 逃逸

我們已進入了「虛擬現實」時代,無處不在的監視器、感應器,無處不在的身份辨識系統,所形成的「物聯網」,取代了「人」成為權力主體。「程式機器」把人的消費能力、移動軌跡、社交關係,無聲無息的收集成為數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縝密完美的數位化監獄之中而不自知,在無所不在的巨型數據(Huge data)面前,每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透明人」,所有被稱之為隱私的資訊,都能一覽無遺。 虛擬網路世界建構了一座多維度的超級的、透明的「全景敞視監獄」,而大數據讓治理技術,演化的更為精緻,形成了新的權力結構。電子資訊技術將取代實體的圍牆和看守塔,來實現剝奪人自由的權利,成為社會治理的主要手段。

人們經常誤會「自由」屬於「公共領域」的權利義務關係,實際上,自由的可貴,以及其真正實現的場所是在「私密領域」,它表現在:人們渴望於「精神密室」中,對公共規訓不經意的漠視或蓄意的背叛。觀看的權力並不掌握在「監視」者,而是「被監視」本身,也就是被監視者知道自己被監視,因而自動校正行為以符合監視者立下的準則或規範,形成了自我監視行動;如果「逃逸」與自由行動是私密領域的背叛,那監視就是對這種背叛的再背叛。自由的最大敵人就是「被觀看」、「被監視」,因為作為精神私密的自由,經不起長期的監看,也經不起正面的凝視或側面的旁觀。自由只有在遮蔽、內藏、隱身的空間中,才能存在。

【活動介紹】

分身機器+虛擬藝術+虛擬劇場

A地 與 B地,兩者皆為尺寸、形狀、材料、陳設、「一模一樣的空間」。但各在「不同的城市」,透過網路視訊系統連結,如同「鏡像」般相互「對映」。兩個空間皆有監視裝置,相互傳輸即時監控影像,如同兩個相互監視的中心。

在B地的影像與機械裝置,如同是觀眾的 遠端「義眼」,與「義肢」。A地觀眾可穿戴VR頭盔,看到B地 即時360度全景影像,如同身體即時分身於B地。觀眾穿戴著 VR頭盔,如同真實的身體能夠在 B地 自由走動一般,也會看到自己「虛擬的雙手」,可以即時、自由的的「觸摸」事物,而且能有真實的「觸覺」,如同身體真的在 B地 現場,經驗複雜的虛實交錯空間。

【活動資訊】
8/24(二)-8/26(四) 10:00-18:00

【演出地點】
烏梅劇院、拱聽

【票價】
免費

【製作團隊】
藝術家|陶亞倫、吳柏瑤、林泓
共同主持人|施香蘭 、何尉民 、林璞、Ilias Chatzichristodoulou 、Tomasz Wendland 
計畫總監|吳柏瑤
技術應用統籌|林佑頡
影音串流技術|廖元熙、李俊霆
機器手臂顧問團隊|上銀科技公司
互動程式設計|林泓
藝術專業展演與行銷團隊|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台北當代藝術館、HTC Arts
動畫團隊|鳳三設計工作室

【合作團隊】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科學系、國立台灣大學 戲劇學系、財團法人 工業技術研究院、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希臘 雅典數位藝術節(Athens DigitalArts Festival)、波蘭Mediations Biennale Poznań波茲南雙年展(調解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合成媒體藝術節、宏達電HTC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