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7.02(五)
~
2021
07.03(六)
*竹圍工作室臉書頁直播
講座 64
域外藝嚮:形狀一個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講座 64

【活動簡介】
從老牌空間到不仰賴政府營運補助的新興空間,要能長久生存,自有其生存手段。從營運策略、人力架構、資源分配、政策監督等,每個藝文空間都發展出獨特的求生心得。本場次邀請竹圍工作室、新樂園藝術空間、臺北當代藝術中心、節點作為與談人,這些機構無論是「替代空間」、「另類空間」、「藝文空間」或是其他名詞來指涉,這些空間或為另類藝術的實驗基地,或為新手藝術家的第一個展覽跳板,做出有別於官方美術館與商業藝術廊的非主流嘗試與創新。有機而自助的組成與規劃方式成為了這些實驗基地最重要的經營特色,而加上不同的社群與時代需求,最後形成各有特色的文化空間。有的或是維持另類展演空間本色,更有的從純視覺藝術轉向參與式藝術,甚至投入政府藝文決策,影響臺灣文化環境。

在這場對話當中,這些空間經營者將分享各個藝文空間發展的故事,及各自如何以獨有的方式回應各時期的藝術生態。

7月2日(五)

【域外絮語】10:10-10:20
竹圍工作室蕭麗虹創辦人致詞

【開箱竹圍】10:00-10:30
竹圍工作室25年回顧

【專題論壇一】被替代的替代空間 10:40-12:00
主持人:陳嘉壬|前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站長
與談人:
洪秉綺|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前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
張雅萍|新樂園藝術空間總監
呂岱如|獨立策展人、前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總監
劉星佑|節點藝術空間、走路草農/藝團共同創辦人

【專題論壇二】單打獨鬥還是抱團求生?13:30-14:50
主持人:許祐綸| 跨領域藝術之寫作者、研究者、經理人
與談人:
姚孟吟|資深藝文工作者、福室繪工作室執行總兼
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李曉雯|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
蔡坤霖|前藝創工會理事長

【專題論壇三】藝術進入地方 15:10-16:30
主持人:楊芳宜|廢青不廢創辦人
與談人:
吳瑪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李德茂|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共同主持人、北角工作室共同主持人
涂維政|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林書豪|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創辦人、星濱海港學校創始人

7月3日(六)
丘智華《郊野散記》放映10:00-10:40

【專題論壇四】跨域合作,借藝使力 10:40-12:00
主持人:林正尉|獨立策展人、社區大學講師 
與談人:
葉佩如|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
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林柏昌|北投、淡水、中正社區大學生態講師
陳彥慈|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

【專題論壇五】藝術空間與創藝者的互相給力 13:30-14:50
主持人:張筱翎|獨立研究策劃者、藝術經理人
與談人:
紀凱淵|藝術家
陳沛妤|獨立藝文工作者
姚羽亭|獨立藝文工作者
陳有德|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綜合企劃長

【圓桌對談】藝文空間的未竟與可能 15:10-16:30
主持人:吳瑪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觀察員:林晏竹|藝術家
與談人:
林晏竹|藝術家
李曉雯|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
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張雅萍|新樂園藝術空間總監
王文岳|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秘書長、立法院開放國會委員會民間委員

【活動時間】
2021年7月2日(五)10:00-16:30
2021年7月3日(六)10:00-16:30

【活動地點】
竹圍工作室臉書頁直播

【票價】
免費報名

--關於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1995-2021)是臺灣重要的獨立藝文空間之一。站在邊緣的位置,竹圍工作室提供另類藝術實驗萌芽的空間。竹圍工作室也是早期國內藝文政策的推手,形塑今日藝文環境面貌。她突破機構、領域與國界的框架,延伸跨域關懷、連結各個機構而建構出創意連結的交流合作網絡。她所推動的多個議題,具體而微地顯現藝文工作者在不同時期所面對的挑戰、願景與期待。
竹圍工作室二十五週年閉幕論壇,將以五場專題對談、一場圓桌討論,以工作室長年關注的各類面向為題,邀集合作夥伴一同聚首,回顧發展歷程脈絡,藉以檢視當下我們共同的處境,使過往的經驗能成為今日遠眺的基礎。無論是藝術家發展跨域合作,或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活用藝術,竹圍工作室期待精神被以任何形式延續,延展藝術的多元概念與有機行動。歷經時間沈澱後,竹圍工作室期望當下的未竟可以成為創藝工作者的可能。